奔驰宝马世纪大联姻_奔驰宝马联合
希望我能够回答您有关奔驰宝马世纪大联姻的问题。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库和研究成果回答您的问题。
1.���۱������ʹ�����
2.吉利搭上奔驰,长城或有宝马,那长安怎么办?
3.宝马奔驰奥迪哪个品牌档次高
4.宝马和奔驰哪个好
5.奔驰联姻吉利,吉利Smart真的来了
���۱������ʹ�����
倔强的北汽,贪心的戴姆勒,这对相爱相杀的组合,又将掀起一番明争暗斗。8月26日,有消息称,戴姆勒准备重新启动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计划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比从49%提升至65%。
上述消息显示,受疫情导致的收入下滑及亏损影响,戴姆勒欲通过增持北京奔驰股权,扭转营收下滑及亏损带来的双重压力。
根据戴姆勒财报显示,二季度,其营收302亿欧元,同比下滑29%,息税前利润亏损7.08亿欧元,净亏损19.06亿欧元。相比之下,戴姆勒在北京奔驰同期权益业绩则达到3.64亿欧元,甚至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
如果戴姆勒实现了增持北京奔驰的股权,可以在财务报表中将其营收并入,提高整个集团营收规模。与此同时,股比的提升也将让戴姆勒集团拿到更多的利润分配。
不过,截止扉旅汽车发稿时,双方均未给出相关回应。
这已不是戴姆勒第一次动奔驰的心思了。
联姻十余年来,北汽与戴姆勒一直处于“相互觊觎”的状态中。
自2003年起,戴姆勒与北汽就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双方正式合资成立北京奔驰,目前,在北京奔驰中,北汽集团持有51%股份,戴姆勒持有49%股份。
但对于这一股比,戴姆勒早有不甘。
2018年12月4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戴姆勒有意增持其在华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所占股比,计划从现在的49%提升到至少65%。
2019年年底,又有媒体放出风声,戴姆勒有望将其在北京奔驰的股权提升至75%。
虽然,北汽每次都公然发声对其否认,但显然,戴姆勒的心思一直都在。
其实,戴姆勒一直怀有增持北京奔驰股份的“野心”,不难理解。无论在销量和单车利润上,北京奔驰都傲视群雄,算的上是目前最赚钱的车企之一。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北京奔驰每卖一辆车,平均利润为7万元。
面对这一利润奶牛,试问谁不动心?
不过,由于此前政策红线的束缚,戴姆勒始终无法觊觎,但随着中国逐步放宽外资持股比例,其已?“蓄势待发”。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于当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份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同年10月,宝马成功增持25%的华晨宝马股份(由50%变为75%),成为中国政府放宽汽车行业外商来华投资股比限制后的第一个受益者。
“宿敌”宝马的这一举动,更是加剧了戴姆勒动奔驰的念头。
不过,相比于宝马提升股比的“顺风顺水”,戴姆勒寻求增持却面临着不少阻力。
“北汽集团内部对于戴姆勒的增持行为有着很强的反对声音。”北京奔驰对于北汽而言至关重要,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情况。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北汽集团营收1746.3亿元,其中,北京奔驰贡献了1551.2亿元,占比超过88.8%。可见,北京奔驰贡献了北汽股份的近九成营收。而自主品牌板块营收仅为196亿元,毛利为负47.3亿元,亏损同比增加34.5%。
“自主品牌不断亏损,合资品牌持续输血。”事实上,这样的财报已经是北汽集团近年来的“常态”了。
今年,北京奔驰依旧强势,但反观北汽其他板块不仅孱弱,甚至还走向了下坡。
据北汽蓝谷发布的最新产销快报显示,其7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滑约84%,年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超78%。此前,北汽新能源车板块可谓是北汽集团除北京奔驰以外,表现最为突出、最值得期待的一部分。
面对如此局面,一旦减持,北汽将会雪上加霜。有资料显示,若北汽对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5%,那么其2019年来自北京奔驰的利润将由90亿元减少至60亿元,下降幅度达33.3%,同时北汽整体利润的跌幅高达75%。毫不夸张,其大半壁江山将丢失。
但这样躺赢的日子,终究不会长久。随着对外股权的放开,戴姆勒绝对不会放弃增持北京奔驰,唯一不确定的只是时间和增持比例。
“开放股比是一件好事,会倒逼自主品牌自主前进,我们不能躺在合资品牌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出路。”前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的话语虽带着一丝无奈,但却直击靶心。
事实上,自主品牌若想在开放的环境下走的更远,必须学会独自成长。
这是一场资本间的游戏,也是一次成长的告别,北京奔驰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华晨宝马”,目前还不好说,但为适应新的发展,固有旧格局终将被打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搭上奔驰,长城或有宝马,那长安怎么办?
业内热火朝天的中德大会随着闭幕暂告一段落,难得汽车圈宁静的周末又被北汽一则公告打破了。10月17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汽车”)发布声明表示,“北汽德奔股权结构的变更对北汽集团和戴姆勒之间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北汽集团及北京汽车与戴姆勒的技术合作。”?
而且,这则声明重点强调了北汽集团自己的研发体系,声明表示,“北京汽车通过自主品牌通过开发合作和自身努力,目前已经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研发体系,并于2019年发布BEIJING品牌,全新车型BEIJING?-X7在2020年上市后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毋庸置疑,官方发声可以说,是对此前外界就北汽集团和戴姆勒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以及北汽自主发展产生的热议给予回应。
据悉,早在2018年持有北汽德奔49%股权的MBtech被戴姆勒卖给了AKKA,北京汽车于2020年5月从AKKA回购了北汽德奔这部分股权,自此北汽德奔由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法人独资企业。
换言之,MBtech的退出也不能看作戴姆勒的意志,不过,尽管北汽官方积极给出正面的回应,但在汽车股比的关键年份里,就MBtech退出合资公司股权这一举措也给外界释放了更多的信号:这或将成为北汽集团与戴姆勒过去十多年合作中的一个关键点。
北戴“情缘”十七年
北汽与戴姆勒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十七年前,2003年起双方通过合资公司北京奔驰便建立起合作关系,此后在乘用车、卡车和商务车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等领域都有捆绑,并交叉持股。
2005年北京奔驰成立,在北京奔驰股权架构中,北汽集团占51%股比,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公司和戴姆勒股份共49%,至此,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正式“联姻”。同时,也开启了双方在股权上的博弈。
2013年,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被称为“北戴合”项目的战略合作,双方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即戴姆勒投资入股北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北汽股份12%的股权。双方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进行股权重组,重组后北汽股份持股比例增加到51%,同时,戴姆勒在双方的销售合资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1%。
事实上,细看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的这份“交叉持股”合作并不对等,戴姆勒持有北汽股份和北汽新能源的股份,而北汽对戴姆勒集团的持股却未进一步。
不过,为了给北汽提供更多合资品牌的技术支持在,2015年,北汽与戴姆勒一家技术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即北汽奔德。这家公司总投资2500万美元,其中北京汽车占股51%,MBTECH(奔驰技术集团)占股49%。
时隔4年,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的“交叉持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19年7月,北汽集团官方发布消息称,已通过交易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5%股份。
这一“历史性问题”的落地,对于两大车企来说,是一种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稳固。
时至今日,虽然北汽奔德合资公司结束了合资模式,但一定是双方经过深思梳理后一种趋利避害的结果,毕竟,在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合作的十几多年中,双方所呈现出来的是一幅“互利共赢”的局面。
北戴合作的“成果”
以北汽德奔来讲,这家合资公司不仅消化了上一代GLS、上一代E级车V212平台等技术,还帮助北汽吸收并升级了萨博技术平台。根据当时的定位,北汽德奔的核心任务是负责北汽高端车的技术研究和高端车平台、车型开发工作,利用奔驰的先进技术提高北汽自主品牌的形象和硬实力。
当年在收购萨博的生产线和部分技术知识产权后,北汽推出了"M-trix中高端轿车平台",其包含了GM2400、GM2900以及Epsilon平台,这三个平台均源自萨博。以绅宝D系列为例,其采用的是GM2900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BJ80运用了奔驰G级的部分技术,BJ90在三大件上引用了奔驰的3.0T、4.0T发动机。另外,北汽旗下的另外一款汽车BEIJING?X7,采用了奔驰上一代E级车V212平台以及前后车桥技术。
此外,在与戴姆勒合作期间,也为北汽在“高”、“新”、“特”的道路上发展助力。北汽与“代工皇帝”麦格纳签约高端新能源代工厂,与戴姆勒共同推出ARCFOX高端新能源车。
无独有偶,在双方合作中也为戴姆勒带来不少好处。据戴姆勒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共销售整车54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34%,营收302亿欧元,同比下滑29%,净亏损19.06亿欧元。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上却表现强劲,梅赛德斯-奔驰在第二季度实现了21.6%的同比增长。今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共向中国客户交付34.6万辆品牌新车,基本恢复至上一年同期水平。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我国市场就已变成新款奔驰全世界第一大市场。以后,新款奔驰在华销售量一路乘向上。从2015年在华产销量25万台,到2019年全年度销售量超出55万台,到2020年预估将提升60万辆。我国市场已成为奔驰品牌重要的盈利来源。
那么,北汽奔德合资公司外资撤股,也可以说是北汽与戴姆勒合作的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完成,未来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站在“北戴”此前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未来双方合作又会呈现怎样的局面呢?
绕不开的合资股比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北汽与戴姆勒今后的合作都绕不开合资股比的问题。而对于合资股比问题,外资向来想要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拥多一分的话语权,对于自身就会多一份盈利。
2018年国内政策放开了汽车合资公司股比限制,宝马为首家尝到红利的车企。2018年10月,华晨汽车宣布拟在2022年前向宝马集团出售华晨宝马25%的股权至75%,成为放宽股比限制首例。此举在业内引起更多外资车企的跟进。
2020年5月29日,大众汽车集团投资10欧亿元,获得江淮汽车集团50%股权,同时,增持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股权至75%,获得公司管理权。
可以说,在对合资股比越来越宽松的今天,对于部分品牌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合资企业,在合资关系中外资越来越想占据主导地位。
显然,与华晨和江淮不同,北汽在合资股比博弈种表现似乎更强势些。据悉,在2019年7月,北汽甚至通过控股子公司购买戴姆勒5%股份,并一直尝试继续增持,大有超过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的势头。
2019年11月,相关人士表示,继收购戴姆勒5%的股份后,北汽集团有意继续增持戴姆勒股份。同样,业内也有不少关于“戴姆勒欲对北京奔驰的持股比例提高到65%”的传言。今年9月,业内再次传出“戴姆勒欲重启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
随着北汽新董事长姜德义履职,以“新领导正在熟悉业务”为由,对于戴姆勒短期内对北京奔驰的增持时间和股比等问题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未来双方在这场“合资股比”之争中将展开一场拉锯战。
不可否认的是,北汽在这场合资股比战中,会全力争取更多的股权,这也让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如果北汽不走华晨和江准的“老路”,是否会打造出一种股比放宽后中外合资的新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未来双方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一场关于合资股比之争的暴风雨只会更加猛烈。
文/赵嘉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奔驰奥迪哪个品牌档次高
这几天汽车市场上的新闻一个比一个劲爆,尤其是关于自主三强长城、吉利、长安的相关消息更是惹人注目,这几天最让人关注的无非就是长城或将和宝马真正联姻,吉利和奔驰将共同开发用于混动技术的下一代汽油发动机,只是长安这边没啥动静。长城和宝马的事情昨天咱们已经说过了,合作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只不过目前双方对此事均未发表任何声明,估计还是处于朦胧期吧,当然最后能不能开上长城宝马3系真的不好说,自主研发的全新动力系统再加上未来能从宝马身上学到的技术,那长城汽车真的是如虎添翼了。
这长城和宝马的新闻还没下去,这边吉利和奔驰的消息就冲上热搜了,而且这是官宣,板上钉钉的事情。戴姆勒股份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拟就一款用于下一代混动车型技术的高效动力系统展开合作。双方将利用其全球研发网络,共同开发用于混动技术的下一代汽油发动机。该发动机将于合作方在欧洲和中国的发动机工厂生产,用于包括沃尔沃汽车在内的吉利控股旗下的丰富品牌组合。
如果吉利相关车型真的用上了奔驰的发动机,那吉利汽车自主一哥的位置就又稳了。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吉利自主相关车型现在在疯狂的使用沃尔沃发动机,大家说未来有没有可能是这种局面“吉利品牌相关车型都用沃尔沃发动机,领克都用奔驰发动机呢”?
难怪这几年也没看到吉利有啥全新的动力系统发布,就是一直在吃沃尔沃的东西,原来李书福隐藏着这么一个大招。
不管怎么说吧吉利搭上了奔驰,长城汽车或能搭上宝马,即便搭不上宝马,长城汽车也有自己的全新动力系统,那现在压力都在长安这边了,总不能指着买来的爱信变速箱,也不能指着被诟病“虚标”的蓝鲸发动机吧,更不能指着马自达和福特吧,今年好不容易有所起色,难道又要排到老三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和奔驰哪个好
三个品牌档次是差不多的;讲究奢华选择奔驰,讲究操控选择宝马,讲究身份选择奥迪。国内消费者一提到豪车,最公认的就是中国豪车三叉戟: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三个豪华车品牌不仅是中国的豪华车品牌,放在全球汽车市场,那也是赫赫有名,相当公认的,口碑也是相当不错。据之前的大数据显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全球销量2,310,185辆,连续第八年销量创纪录,并连续第三次成为全球年度最畅销豪华车品牌。宝马全球销量249万辆包含16万辆摩托车和36万辆MINI品牌车辆,奥迪全球销量下降3.5%至181万辆。三大豪华品牌在中国的销量都几乎贡献了亚太地区的70%以上销量。
各品牌的优点:
奔驰的外观设计也许不会给你太多惊艳的感觉,但你打开车门进入车内,你才会知道什么是档次感和奢华感,而且车内饰设计在细节方面相当到位,尤其是后排座的乘坐,你坐进去体验,那绝对是比宝马和奥迪感觉更舒服,更爽,因为相比驾驶,奔驰的乘坐感更用心。
宝马的标志是蓝天白云四格拼成的一个圆,宝马是以超强的驾控感而著称于全世界,50:50的车身比例标准也是很多豪华车不具备的,这是宝马独一无二的东西。开宝马最重要的是有超强的驾驶自信,外观方面感觉宝马是另外一种成熟的美。
近年来奥迪开始打造沉稳、低调的性格,另外奥迪最大的一个产品技术标签那就是科技含量高,尤其在大灯方面奥迪更是独树一帜,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灯厂,奥迪在车灯方面那可以说是引领世界潮流,并慢慢成为行业现象,被各大品牌争相模仿。
奔驰联姻吉利,吉利Smart真的来了
奔驰更好。奔驰和宝马都是德国豪华品牌,各有特色。俗话说“开宝马,骑奔驰”,奔驰的乘坐体验更好。从外观上看,两者风格明显不同,就拿奔驰E级来说,它的外观设计大气成文,车身线条更加的圆润饱满,豪华感更加突出一些。
对于商务用车以及家庭出游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宝马则是更加年轻化、运动感一些,但在尺寸方面,奔驰E级轴距为3079MM,而宝马轴距达到了3108MM,所以说在后排乘坐空间上,宝马会更胜一筹。
奔驰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其完善的技术水平、过硬的质量标准、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的轿跑车风格都值得称道。奔驰三叉戟之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和品牌符号之一。
奔驰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在汽车制造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奔驰广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谈论的是奔驰的乘坐体验,奔驰已经被指定为成功人士的商务座驾。因此,奔驰可以给乘客带来更舒适、舒适的乘坐体验。
线上产品方面,奔驰比宝马更全面,包括两厢车、轿车、跑车、猎装车等。奔驰乘用车几乎覆盖所有领域。宝马还算不错,就算是纯电动车,但和奔驰相比,MPV车型就更少了。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奔驰的发动机故障率很低,所以奔驰的质量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早在一年前,坊间便有传言,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拟达成一项协议,将旗下的小型车品牌Smart?50%的股份出售给中国的吉利汽车公司。而此前,宝马早在去年便与长城汽车建立合资公司“光束”,用于投产MINI以及新品牌电动车。果然,昨(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宣布,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吉利与奔驰合资落地,这在自主品牌阵营中无疑为重磅新闻,这意味着吉利全球化战略步伐推行速度更快。
无论是奔驰还是宝马,似乎都极其看好中国的电动市场,将Smart和MINI的“新四化”押宝到中国市场格局之上。北长城,南吉利都是千亿营收,百万销量的自主汽车企业,更是凭着各自的车型优势为中国汽车产业挣了一口气。现在,德国的对手,中国的冤家将继续上演爱恨情仇。
吉利专治各种水土不服
吉利最经典的收购案例是将沃尔沃纳入旗下。10年前,当吉利提出收购沃尔沃的提案后,业内质疑的声音大于肯定的声音。彼时,沃尔沃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以18亿美元的地板价将沃尔沃甩卖给了吉利。10年后沃尔沃的身价涨到了现在的近200亿美元,翻了整整十倍。
不管当前对沃尔沃是褒是贬,吉利沃尔沃如今稳坐二线豪华中的领军品牌。
smart的境况也类似,这是戴姆勒集团愿意引入新股东的根本原因。过去21年smart亏损连连,有数据显示其累计使得戴姆勒集团损失超40亿欧元。smart定位便是年轻小众消费群体,最大特点便是驾驶灵活,但事实上这样的小车面临着诸多产品问题。譬如说安全、空间、操控、隔音以及舒适性基本使用表现,smart并不出色。
换句话说,smart品牌在中国并不“接地气”。而吉利作为自主品牌的佼佼者,对中国市场节奏和消费者心理把握非常到位,此次出手,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天作之合。
新Smart将纯电动面世
官方信息显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4亿元,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双方各持股50%,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分工方面,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与smart品牌定位吻合。
“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促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
据悉,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由佟湘北将担任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负责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公开资料显示,佟湘北拥有20余年汽车行业从业经验,曾任吉利集团副总裁、领克品牌张家口工厂总经理一职。
吉利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实际上,smart作为全球年销量仅仅为9万台,持续亏损已经21年的品牌,吉利入主smart之后能否扭亏为盈,业内也存在怀疑的看法。
尽管不少汽车厂家认为,电动化将成为微型车、小型车的一大出路,但从细分市场的表现来看并不乐观。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A00级纯电动轿车累计销量为14.89万辆,同比下滑48.5%,约占新能源车市场份额16.7%;A0级纯电动轿车累计销售3.36万辆,同比下滑15.4%,约占新能源车市场份额3.8%。
目前,smart品牌产品都属于微型车范畴,而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未来,smart品牌将向销量增速较快的紧凑型细分市场发力,不断扩展其产品阵容。市场竞争将日趋残酷,国产smart能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一个亏损的、非电动化品牌,吉利如此迫切将其收入囊中的根本关键,并不在于获得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可能更多是吉利汽车可以通过smart这个跳板更好的学习企业全球化运营方式,在扩展海外市场一方面能够有更大的收获。从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吉利更看重的是远期的利益。
smart的确亏损,但毕竟背靠戴姆勒集团拥有难以估量的体系运营价值,对于尚未完全走出国内市场的吉利汽车来说,帮助仍然较大。
未来,我们关心的是,奔驰+吉利之后,“买smart就图个吉利”也许将不会等太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好了,今天关于奔驰宝马世纪大联姻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奔驰宝马世纪大联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奔驰宝马世纪大联姻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